初中语文阿长与山海经试讲教案-阿长与山海经两课时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长妈妈是一个怎样人?
2、把握课文中情感变化过程,学习欲扬先抑表现手法?
3、体会鲁迅先生对长妈妈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阿长什么样性格特征。找出表现对待长妈妈情感态度变化语句,学习欲扬先抑表现手法,体会“抑”中“扬”。
一、回顾第一课时内容。
二、检查作业情况。
主要通过解决课后习题三学习、体会文中买《山海经》部分,特别是童年鲁迅对长妈妈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要求学生就自习时产生的疑问提出问题。
二、研习课文
1.研习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要求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详写“买《山海经》”一事?
(2)指导学生分析、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要求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刻画人物方面最精彩的文字加以品析。
(3)提高思考:指导学生掌握欲扬先抑的写法和体会鲁迅先生“不虚美”、“不隐恶”的写作风格。
要求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鲁迅先生不给我们塑造一个完美的长妈妈形象?
2.具体研习。
教师出示目标后,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对相关文字进行评、点、批、注,要求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不相互提问,排除相互干扰,遇到问题举左手,由教师帮助解决。教师巡回辅导的同时注意收集各种信息,使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拨提示,具有针对性。
3.研习反馈。
学生发言,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提示。
问题一(点拨提示内容):设计这个问题是想让学生明白,事件的详略安排是依文章所表现的中心而定的,突出文章中心的事例要详写,其他事略写,毫无疑问,买《山海经》一事,是使“鲁迅”最为感动、敬佩、永志不忘的,因此,关于这件事的叙说也最为激动人心,成为全文的中心,理应详写。
问题二(点拨提示内容):
在刻画长妈妈的形象时,采用了多种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
如:描写法:如写长妈妈是个普通劳动妇女,除简介她的身份、地位、名字的来历外,着重选择了两个生动的细节:一是她在“向人低声絮说些什么事”的时候,还要“竖直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二是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后经提醒,仍是满床摆着一个“大”字。长妈妈质朴、略带粗野的性格在这些细节中刻画得栩栩如生,收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本文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别具特色。如元旦时,她教“我”说恭喜的话和吃福橘的情节,通过“伸出……按住……惶急……”“摇……笑……塞……”这些动作入和“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充满欢乐和热情的语言写出了真诚的祈求,表现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
心理描写,突出中心。如当长妈妈买回了《山海》后“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个心理活动,写出了“我”的吃惊。正是这种吃惊,引起了另一心理活动——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从而揭示了文章主旨。
对比、映衬法:本文中将“叔祖”与长妈妈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长妈妈对“我”的热情和关心,《山海经》的模样和“宝书”进行对比映衬,突出“宝”的特殊意义——视“长妈妈”给“我”买书的伟大神力为“宝”,视《山海经》的内容为“宝”。
问题三(点拨提示内容):这一训练是想让学生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描写较为复杂的人物性格,避免将人物简单化、绝对化,这种“不虚美”“不隐恶”,写出来的人物更让人信服,更真实,真实才感人。
三、课堂总结
1.对两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
2.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总结。
3.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四、拓展迁移,布置作业
参看课堂练习四,写一个你所熟
初中语文表达方式有哪些?语文表达方式有哪些-议论是什么_1
语文表达方式有:1.记叙;2.议论;3.抒情;4.描写;5.说明。以上,就是关于语文表达的五种方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那么它们的具体用法到底是什么呢,小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汉语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汉字也是我国的通用文字。语文是在依托汉语和汉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我是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的一门学科。语文融合了我国的汉语和汉字的精华部分,是一门集大成的学科,因而它的学习也较为复杂。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到的就是语文的表达方式有哪些,一起来学习吧!
1.记叙
记叙是语文学科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常用到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主要是指把书中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以及所见所闻按照一定的时间或空间顺序表达出来,是对于主人公命运的一种叙述。
2.议论
议论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达方式,它要求文章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严谨紧凑,能够很好地表达出的人生观以及思想感悟等。议论也是一种论证和评析,通常一段或是一篇完整的议论文由论点、论据和结论三部分构成。
3.抒情
抒情是表达情感、抒发情思的一种行文方式,抒情通常是指运用形式化的语言,将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形象化地表达出来,让读者能够很好地理解文意并置身于文章之中。抒情主要分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等。
4.描写
描写可以拆分来理解,“描”就是“描绘”、“写”就是蓦写。描写通俗来讲就是运用一定的写作方法(铺叙直白或是形象生动的语言),把人物、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
5.说明
说明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达方式,说明的意思是指讲明白、解释清楚。语文中对于说明的解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解释文章的话、解说明白
-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教学认识模板-语文教师资格证教案设计模板-好太太抽油烟机用的什么材料 [2024-05-19]
- 下一篇:初中应该掌握的语文文言文知识-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2024-05-19]